新型電力系統是以承載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為重要目的,以實現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很大化消納新能源為主要任務,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關鍵支撐,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等鮮明特征的電力系統。由此可見,相較于傳統電力系統,新型電力系統不僅在電源結構、電網形態、負荷特征等方面存在明顯不同,而且在運行模式、消納保障、調度管理等方面具有新的要求,需要加大探索全新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以保障新型電力系統蹄疾步穩加快推進。

一、簡介(SHHZ11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手持式微電阻分析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本手持式回路電阻測試儀是一款新型產品,產品體積小巧,手持式操作,電池供電,便于攜帶。
產品主要應用于開關觸點的接觸電阻和其它微歐電阻的測量,測試速度快、準確度高。
2 包裝內容
收到貨運包裝箱后,打開包裝箱并檢查是否有損壞。
如果貨運包裝箱已損壞,或襯墊材料有壓痕,請通知貨運公司和離您*近的本公司銷售部。
請檢查您是否在手持式回路包裝中收到下列物品:
√1臺手持式測試儀
√1套測試線(紅、黑各一組)
√1個充電器
√1份用戶手冊
√1份合格證及出廠測試報告
√1個外置打印機(選配)
√1只標準電阻器(選配)
3 功能特點(SHHZ11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手持式微電阻分析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鋰電池供電,一次充電可連續進行600次以上測試,測試過程簡單、方便。
輸出電流*大到100A,多檔電流可選,測試范圍寬。
100A測試時,*長測試時間可達60秒,滿足現場各種應用。
量程寬、精度高,100A時可達2000μΩ。
具有開路保護、過熱保護等完善的保護功能。
5.6寸超大工業級高亮度彩色液晶屏,在強陽光下顯示依然清晰可見。
配備外置式打印機,便于數據打印。
具有本機存儲和優盤存儲,方便數據保存。
4 技術指標(SHHZ11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手持式微電阻分析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測量范圍 | |||
輸出電流 | 100A、80A、50A、30A | ||
測量范圍 | 100A 0~2000uΩ 80A 0~5mΩ 50A 0~10mΩ 30A 0~20mΩ | ||
技術指標 | |||
準確度 | ±(讀數×0.5%+1 uΩ) | ||
分辨率 | 0.1 uΩ | ||
顯示位數 | 四位半 | ||
試驗電源 | 恒流限壓,約2V | ||
輸入電壓 | *大5V | ||
測量時間 | 快速、10~60秒可選 | ||
測試次數 | 大于600次(充滿電、快速測量模式) | ||
測試線 | 電阻小于10 mΩ | ||
使用條件及外形 | |||
工作電源 | 內置鋰電池或外置充電器,充電器輸入AC 100~240V,50HZ/60HZ | ||
充電電壓 | 12.6V | 充電電流 | ≤3A |
充電時間 | 約3小時 | 自動關機 | 5分鐘誤操作自動關機 |
主機重量 | 1.7KG(不含測試線) | 主機尺寸 | 246×156×62mm(長×寬×高) |
使用溫度 | -10℃~50℃ | 相對濕度 | ≤90%(不結露) |
5 調整腕帶
為了更好地抓握,可剝開帶子,調整粘扣帶,如下圖所示。
6 對電池充電(SHHZ11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手持式微電阻分析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在使用手持式儀器之前或長時間存放之后或電池電量低時,請使用其隨附的充電器對電池至少充電3小時。電池*充滿后,充電器指示燈由紅色變為持續綠色。
7 傾斜手持式測試儀
為了在操作期間方便拿取儀器或露出側面接口,可使手持式測試儀傾斜,如下圖所示。

8 產品外觀(SHHZ11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手持式微電阻分析儀"性能穩定,測量準確)
頂視圖

功能模塊 | 說明 |
I+、 I- | 電流輸出接線柱,*大輸出100A。 |
U+、U- | 電壓輸入插孔,*大輸入5V。 |
顯示屏 | 5.6寸超大工業級高亮度彩色液晶屏,顯示操作菜單和測試結果。 |
按鍵 | 操作儀器用。 “↑↓"為“上下"鍵,選擇移動或修改數據;“←→"為“左右"鍵,選擇移動或修改數據;“確認"鍵,確認當前操作;“取消"鍵,放棄當前操作。 儀器電源鍵。短按打開電源,長按關閉電源。如果沒有按鍵操作,5分鐘后儀器自動關機。 |
RS232接口 | 連接外置打印機。 |
充電接口 | 使用儀器專用充電器進行充電。 |
USB接口 | 外接優盤用,用來存儲測試數據,請使用FAT或FAT32格式的優盤;在存儲過程中,嚴禁撥出優盤。 |

電源與電網的有機協同是電力系統的本質要求。大家都知道,電力作為一種即時產生的能量形式,難以像煤油氣等化石能源那樣實現長時間、大規模地存儲以備后用,保持電源與電網相互之間的有效銜接與相對平衡至關重要。而且從整個電力系統來講,源網協同既包括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和用電環節的相互協同,也包括源網荷儲之間的互動協調。在傳統電力系統中,由于電源側供電和負荷側用電總體相對穩定,發電和輸電系統可視為相對獨立運作的部分,彼此之間分工較為明確,因而對整個電力系統協調性、靈活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但在新型電力系統中,隨著大規模新能源電力接入,以及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綠電直連等新電力業態大量出現,形成了以新能源電力生產、傳輸、消費為主體的新一代電力系統,電源與電網之間的互動更加錯綜復雜,加上新能源間歇性、隨機性和波動性的特點,以及惡劣天氣事件頻發等新型挑戰的涌現,源荷之間不確定性顯著增強,對電力供需平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導致電力系統需要在不確定性的負荷需求與隨機波動的電力供給之間盡可能維持電能量相對平衡,否則將會帶來難以料想的災難性后果。因而,新型電力系統對源和網之間相互配合與協同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唯有通過有效實現發電側和電網側的深度協調與優化調度,才能顯著增強電網的適應力與響應速度,從而更好支撐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和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使用,更快適應我國“雙高"“雙隨機"“雙峰"的電力運行特點。
上海華住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